春和景明,惠风和畅。2023年3月15日,湖北某物流公司负责人带着喜悦来到了西塞山区人民法院,为该院立案(速裁)团队和黄石仲裁委员会驻西塞山区法院工作站送来了两面锦旗,表达对诉仲联调帮助其公司解困的感谢和肯定。
原告某物流公司与某建设公司等3家企业素有业务往来,双方分别签订运输合同。某物流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为3家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但3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运输费用。3家公司拖欠原告货款共计325万余元。原告某物流公司多次催促无果,遂将某建设公司等3家企业分3起案件诉至法院,要求归还货款及违约金。提起诉讼时,企业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关系紧张。原、被告均是中小微企业,且原告因未及时收到货款,资金流紧张,企业发展困难。
为高效专业处理涉企纠纷,黄石仲裁委员会驻西塞山区法院工作站的仲裁调解员接收法院速裁庭指派案件后,迅速启动调解工作,协同速裁法官与当事人一起召开调解会议,采取“三方会谈”方式,将“情理法”融于一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逐步消弭双方分歧。经过反复劝导,双方达成初步调解意见,其中1家公司当场支付原告货款10万余元,原告当场撤诉;另2家公司与原告达成调解协议,约定按期还款,由法院及时为双方出具了司法确认书。
至此,这起涉及多家企业的合同纠纷在“法院+仲裁”诉源治理新模式引领下,一天调解结案,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时期,用司法效率为他们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实现了“多方共赢”。
签完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对“法院+仲裁”联调高效解纷由衷点赞。多方协同诉前联调模式,实质解决了纠纷,维护了双方的关系,还深化了彼此合作。
据悉,为充分发挥仲裁在民商事纠纷化解中的优势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诉讼与仲裁有效衔接,黄石仲裁委员会与西塞山区人民法院构建诉讼与仲裁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共同治理的联动调解工作体系,于2022年11月正式成立黄石仲裁委员会驻法院工作站,帮助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引导更多民商事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以创新思维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从源头上控制诉讼增量,减少诉讼总量,协同推进社会综合治理。